中肯的看待 996

最近 996.ICU 太火了。我本来不太想蹭这个热点,因为我的观念与很多人可能不相同,所以担心被骂,最近有读者问我为啥最近没有更新,最近我在准备晋升的事儿,所以也没怎么准备技术上的内容,但是对于 996 这件事儿上,我最近还是有很多想法,跟大家交流下吧! 后面我会将最近晋升的一些心得总结出来跟大家交流一下,毕竟涨工资呀,所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反对 996 的本质原因 为什么要反对 996,说到底,就是钱给的不够。 这句话可能说到了心坎里去,咱们来理一理这个逻辑。 如果,发工资不按照一个月一个月发,不按照一天一天的算,而是按照小时、或者分钟、甚至秒来算,你会不会愿意每天多工作一阵子。 加入你现在工资每个月 10000,那么每天的日薪差不多是 480 左右,一天八小时,时薪就是 60。你每多工作一小时就可以多得 60 块,如果你不是三和大神(不知道三和大神的搜索一下,不然你可能不太好理解)的话,你大概率不会只工作 8 个小时。 所以,我觉得说到底,反对的就是企业搞 996,加班不给加班工资导致的问题。 对于头条,阿里这样的企业,虽然知道他们加班很严重,但是工资高呀,所以很多人拼了命的想去。 今天我在小道消息里看到这样一个观点,加班的时候不愿意加,看到别人拿年终奖拿得多又羡慕;自己体会这句话吧。 二、我的一些观点 讨论完了本质,我再说一下我的一些观点。 **首先声明,我是极力反对 996 的。**但是对于现在很多人的行为不是太赞同,所以写出来跟大家讨论下。 1. 不喜欢就走 在这场革命(说得似乎有点严重了)中,不少人想到终于有机会吐槽自己的公司了,垃圾公司,压迫员工,还搞 996。 对于这种行为我的观点是既然觉得在公司干得不爽,为何不走呢? 心里可能想着:我也想走呀,但是没其他公司要我咋办。 这种想法我感觉是一种弱者的态度,即表现出了自己弱,然后又抱怨现状。这种行为就像这样一群人,整天自己不努力,然后抱怨世界不公平,为什么我的爸爸不是王健林;为什么同一个老师教的,他的成绩那么好;为什么同一个班的,他的工作那么高;为什么一起进公司的,他为什么涨工资。 如果你有能力,不喜欢这个公司的制度,不能忍受 996,选择离开就行了呗。 所以,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强,不喜欢就走。 2. 其实我们已经很幸运了 作为程序员的我们,其实已经很幸运了,还有假期,还有双休,已经很不错了。有很多行业,根本没有休息,一年可能就只有过年的那几天会放,没错,我爸爸的职业就是这样,建筑工人,他们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 另外你在外面看到的环卫工人,外面开早餐店,饭店的,有过双休吗? 我说这点其实主要是想表达,我们应该少点抱怨,我们还是不错了,咱们让自己变得更强,多为社会做点有价值的事儿,让更多的人拥有双休,拥有节假日。这肯定不是取去革命能解决的事儿,不是去抵制资本家能干的事儿。 3. 多花时间来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 说实话,大部分人工作时间的三分之一都没有为公司产生价值。 这三分之一的时间你可能会早上用来刷下咨询,各大群水一下,看看各大新闻网站等待。也许还会去抽抽烟,跟同事聊聊天,以及有一些时间你无法专心工作等。 当然,不可能有人做到每天都百分之百的投入,但是投入的比例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这是一个影响效率的地方。 众所周知,在公司级别比你高的,经验比你丰富的,代码敲得比你快,完成任务比你好,这肯定嘛,别人工资拿得也高,所以干活也多。反过来也成立,活干得多,工资拿得高。你给公司创造的价值越大,那么你就应该拿更多的工资,后面我将晋升也会说到这个。 所以我们已经想办法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在一定的事件内干更多的活,那么你就需要提高自己的能力,这样你就能在规定的事件内完成任务,当然就不需要加班了。 可能有人说,公司就是给你的任务是无论怎么做都做不完的,那么这种公司对于资源不合理安排,你可以选择第一点,不喜欢,咱就走。 三、这件事情我思考了哪些? 我在跟我周围讨论相关话题的时候,我感觉我思考的问题跟他们不同。比如: 为什么这个仓库,或者说这个网站会传播得这么快?在最开始的几十,几百颗 star 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同样类似的项目,godie996(方应杭的项目,地址是:https://godie996.com)没有火起来呢?当时我们讨论了两个原因:一个是各大群的宣传,另一个是 996.ICU 界面做得好看。另外的原因供大家思考,欢迎在评论区给出你的答案。 为什么那么多人不满意自己的公司,而不选择离开呢? 为什么会这么多公司会搞 996 呢? 同样是互联网公司,为什么国外的大厂不搞 996 呢? 等等很多问题我觉得才是我们应该去思考的地方,我们只有去思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表面现象去解决问题很多时候会走很多弯路。 对于这个我举个例子,古代的铁匠都知道百炼成钢,把铁红了,然后拿出来锤,然后又拿进去烧,反复几次,就会发现做出来的铁具很硬,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其实就是因为铁里面融入了炭。所以近现代的就直接在熔铁的过程中加入炭,就不需要反复锤炼了。...

April 3, 2019 · 1 min · 72 words · 桃翁

拥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前言 最近在星球里群里都有小伙伴说道自己对未来的路比较迷茫,一旦闲下来就不知道自己改干啥,今天我这篇文章就是让你觉得一天给你 25 个小时你都不够用,觉得睡觉都是浪费时间。 今天我谈的就是关于【构建知识体系,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论】,这个话题以前我在给在校准备找工作的同学的几个建议这篇文章中谈到过,但是没有将如何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次将深入这个话题进行探讨。 什么是知识体系 无论是大到一个星系还是小至一个原子,其本质都是一个个的系统。 那我们如何来掌握这个系统呢?通过“框架”来简化对系统构成元素以及元素间有机联系。因此有目的地运用“框架”来思考、学习,能够让我们更全面、更快速、更深入地分析、解决问题,以及更高效地学习新知识和技能。 简单来说,知识体系就是一个系统构成元素以及元素之间的有机联系的简化体现。 知识体系的重要性 没有完整的个人知识体系框架,即使你在学习单个知识点的时候理解力和速度高于一般人,但你整体的学习效率依然会很低。原因如下: 对知识的理解就不深。大部分知识点之间是有联系的,缺少了完整的知识体系框架,你就好似失去了知识间联系的地图,对知识的理解就不深。平时我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知道怎么解决,然后问了下大佬给你说用啥,然后怎么用之后,你就发现我知道这个知识点,但是没想到可以这么用。 比如以前刚去实习的时候,遇到一个跨域问题,因为后端的数据是早就稳定了的,我只是要去拿几个接口的数据来做点东西,那么我本地调试的时候由于域名是是 locahost,而后端是 xxx.duokan.com, 所以就会有跨域问题,当时我就问我老大我要用代理来解决这个问题吗?他就跟我说你加一条 host ,把 xxx.duokan.com 绑定到 127.0.0.1 就行了,因为我当时知道 host 这个东西,所以就 get 到他的点了,但是由于知识点没有成系统,是散的,就根本想不到 host 和跨域有关系。 **陷入在被动学习当中。**没有完整的个人知识体系框架,你只能是碰到什么问题就被动地去学什么,零散而无系统,从而不自觉地陷入在了被动学习当中。这就跟我在文章的开头提到的小伙伴一样,刚开始还能被动学习,然后就不知道学什么了。 一旦你形成了知识体系,你就知道自己那些地方要补,那些地方暂时可以不补,就可以主动学习去查漏补缺,就不会再迷茫了,因为你会发现你有太多太多遗漏的东西,根本学不完。 **知识整体积累的速度下降。**知识之间是相关联的,不同的人在经历同一段工作或上同一堂课时会因为知识体系框架的不同,从而导致了不同数量级的经验吸收。 知识体系的好处 知识体系 可以方便地 给出所学知识的 地图全貌。在学习过程中给人进度反馈。 梳理知识体系,可以提炼出知识的主干网络,方便知识的调用。 知识体系提供了可拓展性。新学知识可以有规律地添加在原有体系之中。 知识体系为知识的关联提供的指导,发掘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正是创新的核心。 把孤立的知识点关联起来,是避免遗忘的重要手段。 其实知识体系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是相辅相成的,在自己解决问题的时候,会用到知识体系的东西,知识体系的形成,也有部分是通过解决问题来添砖加瓦的。 怎么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对于构建知识体系和很多方法论差不多,收集、整理、输出(即思考过程)。 **收集知识点。**现在是互联网很发达的时代,收集知识点,已经完全不是一个问题了,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得到、视频网站、博客、社区等各种路径获取知识,你可以讲这些知识点收集起来后面进行整理,但是我提倡是先看再收藏,而不是收藏了等有空再去看,不然就会造成收藏栏里发现自己收藏了一大堆,然而由于太多就不知道看哪个,最后就不看了。 **整理知识。**整理知识是一个为输出做准备的,在整理的过程你已经有一定的思考了,会建立自己的知识分区,将你认为相似的知识点归为一类,慢慢你也会将你的知识库变得更加丰富。 **输出。**输出是来巩固知识的最佳方法,也许你通过自己的大脑想,觉得很简单,感觉自己会了,其实想通过头脑去想,去检验是否已经掌握了,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都是不可能的,因为一般人的大脑都是无法深入到很多层以及思考全面,但是可以通过训练去让自己思考得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全面。 这话可能说得有点抽象,咱们举个例子来说,大家都知道围棋很难吧,难的是什么,下完每一步棋之后可能的结果太多了,而那些大师就是可以预测下别人下一步,甚至下好几步别人会下的棋子来推测自己下的这步棋下在哪里比较好,而新手是往往做不到的,而像柯洁这种20就拿世界冠军的,也许就是因为他对围棋的天赋,天生对围棋就有很好的大局观,加上自己努力。 这上面只是谈到了为什么我们不能用大脑来检验自己掌握知识的程度。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嘴,来给别人讲明白;或者通过写文章站在读者的角度,把自己讲明白。只有能给别人讲明白的东西,才是你真正掌握的东西。 通过画思维导图来把知识体系形象化。 选择思维导图的软件可以从知乎这个问答里面选择自己喜欢的,合适自己软件。有什么免费的思维导图软件可以推荐? - 知乎 这是以前流传的一篇 WEB 前端工程师的一篇思维导图,也可以说是作者的知识体系,我在这里不评价好与不好,因为每个人的技术栈都不同,但是我们还可以针对这个进行细化。 比如我们针对我们前端重要的一块 JavaScript,就可以再进行细分, Javascript 需要掌握基本类型、函数、对象、内置对象、DOM、BOM等知识,然后函数要掌握闭包、作用域、this等,对象要掌握原型、new这些等等。 我就不再扩展了,根据自己的知识形成一个知识体系,然后再解决问题的时候就很容易根据自己的知识体系来解决问题,比如可能你遇到了跨域的问题,你从你的大脑搜索整个知识体系的时候,就可以知道跨域有哪几种方法,然后每种方法的适用场景是什么。 在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中,你就知道自己对哪些知识了解,哪些知识不了解,然后你就会花时间去补充自己不了解的知识,渐渐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在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之后,你面试就比较胸有成竹,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你的知识体系就像一张网,面试的过程就是来检验你这张网漏洞有多大的过程,而学习的过程就是就像是给这张网空隙给编织细一点,你的最终目的就是使你这张网的空隙越来越小。 一些小要求 需要有一颗爱学习的心。 需要做一个善于总结的人。 需要是一个有执行力的人,不然列了很多知识点,不去查漏补缺,没鸟用。 关注桃翁,关注前端桃园,有问题随时跟我交流。(最后一条纯属扯淡)

August 3, 2018 · 1 min · 68 words · 桃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