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翁2020年度总结
前言 2020 年真的是不平凡的一年, 疫情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还夺走了我的工作(公司因为疫情被迫裁员),所以今年换了工作来到了蚂蚁,在蚂蚁的工作经历跟之前在蘑菇街完全不一样。。。 工作 来蚂蚁这半年我觉得在工作上的成长比我之前在蘑菇街一年半的成长都还多,经历比较丰富。 阿里一直都有拥抱变化的文化,我来大概五个月的时候就换了三个主管,经历了好几次的组织架构变动,我刚进来的时候同组的同事(之前组内大概 12 人)到现在还跟我一组的仅剩一名。 不过随着每一次的变动,我的分工也越来越清晰,从最开始哪里缺人就去哪里,再到负责一块模糊的业务线,再到一个人带着 3 个合作伙伴负责一整个业务线,再到现在有了 3 个正式加 6 个合作伙伴的阵型。 作为整个业务线的 owner 不仅要接需求还要去预测业务未来的走向,这样才能在技术上做好提前的准备,当业务真的来了,才能快速的支持。这个是我在试用期答辩的时候面试官给到我的期望,这个我在之前试用期结束后有写过。 原来我是个业务性选手???? 只不过那个时候我只是觉得这个话说得很对,并没有体感,但是当我在负责整块业务的,以及带着一群人在做的期间,作为业务 owner 必须得去思考这些了,因为我们这里业务发展得很快,虽然我们业务团队成员变多了,但是需求也越来越多,所以如果不提前去做一些业务上的预测,技术上的沉淀,当业务发展再快点,需求再多一些我们目前的这些人就消化得很吃力,甚至吃不下,这是我今年非常大的一个收获。 对于这个收获其实我之前想过我为什么可以得到,我刚开始把原因归结到了运气,因为我能有机会负责一条业务线的东西是由于我的师兄以及其他大部分同事都走了,现有的业务只能由留下来的人去承担,所以我当时想到了那些得到晋升或者 375 的同学是不是运气好,可以做到好的业务或者技术。但是又细想如果机会给你了,如果没有把它当机会,而且他这块重重的东西当做负担,或者平常心看待,可能也做不出什么优秀的成果。 但是一件平凡的事情如果交给一个优秀的人去做,大概率还是会做出优秀的东西。 所以最后我得出的结论是运气可以让一个准备好了,有实力的人加速成功,但不会让一个平凡的人获得成功。 学习与写作 当我在准备写总结的时候,我本以为今年读的书(去年 20 本)会比去年要少,没想到今年还略多一点,读完的都有 29 本了,但是我明显能感觉到今年花在读书上的时间变少了,特别是在入职蚂蚁之后,属于自己的时间更少了。 我想可能是渐渐的找到了读书的方法,越读越快了吧。 下面是我今年读书列表:豆瓣主页 在写作方面今年公开文章产量就很低了,只有 13 篇,基本都是上半年写的,下半年入职蚂蚁之后就基本没怎么写了,一方面是因为确实工作太忙了,另一方面需要在公司内部写不少的文档。 文章列表见博客:前端桃园 技术 很遗憾今年对技术没有做什么深的研究,主要是业务太忙,把我对技术的追求抹平了,整天就想着如何能把业务支持下去。 来蚂蚁半年没写过 React,大部分时间写钉钉小程序和支付宝小程序,另外还写了将近两个月的云凤蝶。 在我没怎么接触过小程序前,对小程序有刻板的印象,总觉得小程序限制太多,很简单,没有什么意思,当然也不知道其原理,所以对小程序比较抵触。 但是当我写了两三个月之后,对小程序了解得越来越多,但是另一方面发现自己对小程序了解得越来越少,为什么这么说呢? 当我还没怎么接触小程序的时候可能想到的就只有 小程序的语法是什么样的,小程序是怎么运行的,但是写得越来越久,发现自己以前的视野太小了,整个小程序生态还有很多东西可以去研究,越写越发现自己不会的越来越多,这些不知道反而让我对小程序产生了兴趣,感觉可以有新的东西值得去研究。 比如小程序他是怎么运行的,跟原生、H5 之前的区别在哪里,关联是什么,view 层是怎么渲染的,逻辑部分的 js 是怎么执行的,与客户端,容器是怎么通信,怎么打包的,怎么编译的,编译出来的东西又是什么,怎么发布上架的,以及什么情况下使用小程序技术栈、什么情况下使用 h5 技术栈,等等等,这些没有搞明白的问题深深的让我对小程序产生了兴趣。 所以明年在技术上的一个目标就是深入小程序。 生活 家人 生活方面最令我开心的就是女朋友在 11 月份从上海辞职,来到了杭州,结束了 3 年的异地恋,每天下班后有个人在家里等的感觉真好! 旅游 西安旅游 国庆去西安旅游了,在去西安之前我们还先去南京溧水参加了【咪豆音乐节】。这次是准备得最充分的一次,还做了一些攻略。 重庆 Outing 重庆三峡博物馆 江景:重庆洪崖洞夜景...